英語筆試部分歷來就是中國學生的強項,這是我們所值得驕傲的,而聽力部分一直以來則是中國學生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尤其是自英語四六級改革后,聽力部分在考試中的比重和原來相比又有了大幅度的提升。由此可見,聽力部分的好壞直接影響考生的四六級成績。本文采用獨特的視角,就傳播學中的著名“5W”溝通原理在四級、六級考試中的應用進行講解分析,希望這種獨特的分析視角對提高考生的四六級成績有所幫助。
在講解四級、六級聽力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其實真正在做聽力題的時候,需要的英語知識只是一層外衣,有時內(nèi)在邏輯能力更加重要。這一點和國外考試中的SAT和 GRE中的句子填空題有點像,不同是,SAT和GRE的單詞,不會就是不會,了解了邏輯單詞全不會也沒用。然而,四級六級聽力中的單詞對于學生來說相對簡單,真正的難詞比例非常小,故而,其實邏輯和思維能力更加重要。
四級六級聽力考試時,很多人沒有辦法聽懂或聽到所謂的關鍵詞,或者無法把聽到的內(nèi)容連接成句子,怎么辦?實際上,關鍵點在于,太過于關注“聽”而忽略了聽力考試的思維和傳播本質(zhì)。
“聽力”作為一種能力講,本身是一個傳播的過程,信息的接收是一個重要的過程。遠在1948年,拉斯維爾于題為《傳播在社會中的結構與功能》(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Communication in Society)一文中首次提出了構成傳播過程的五種基本要素,即著名的5W理論。這五個W分別是英語中五個疑問代詞的第一個字母,即:
Who (誰)
Says What (說了什么)
In Which Channel (通過什么渠道)
To Whom (向誰說)
With What Effect (有什么效果)(見圖1)。
聽力的過程也是傳播的過程,這就意味著,在聽的過程,我們也需要這樣的“思維經(jīng)歷”。實際上,在聽的過程完全可以遵循這個脈絡,從who入手,說話人中,重要的說話信息一般在第二說話人中,他說了什么,是我們做題的重點,即所謂的關鍵詞。通過的途徑一般有兩種,conversation與 paragraph,to whom 就是我們自己,而效果的考核就是我們題目。分析至此,可以發(fā)現(xiàn),即使我們空缺中間say what 的過程,也可以得到至少四個過程,而最后一個過程效果分析,是可以通過四、六級考題出現(xiàn)的。所以,我們的聽力考試實際上是逆向思維的過程,即了解了效果, 通過效果推測原文,再將say what 過程補充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