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舉例論證法舉例論證法:
簡稱例證法,是根據(jù)需要例舉一定的事實來證明觀點正確的方法。事實要求充分、確鑿、有代表根據(jù)性。
例1:(2006南京藝術學院附屬中學有刪改)資訊時代是為能運用資訊的人而預備的。那些把一切資料的碎片都當做資訊的人不可能正確的運用資訊;那些把一切有用和無用的東西都往腦袋里塞的人也不可能成功運用資訊。只有對你真正有意義的資料才稱得上資其他的都是垃圾,只會讓你更加無知。也許我們都有過這樣的“超載健忘癥”,聽完一場毫無意義的演講,我們不僅沒有記住一個字,反而連車停在什么地方都忘了。
問題:文中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參考答案:舉例論證法。舉到了“超載健忘癥”的例子。其作用是:證明了濫取資訊的嚴重后果(危害)
例2、(2006海南省課改試驗區(qū)有刪改)歌德用了差不多半生的精力學畫無成,面對人生的不斷碰壁,及時調整了人生目標,在文學道路上做出一番成就。孫中山青年時懸壺行醫(yī),最后發(fā)現(xiàn)治一人并不能救社會,于是轉而投身革命,終于成就了令世人敬佩的偉業(yè)。無數(shù)成功的例子告訴我們,成功者是在不斷的實踐中發(fā)現(xiàn)了成功的道路,并不是一開始就站到了正確的起點上。因此,我們不要盲目地相信自己的興趣,不要絕對依賴自己的感覺,而要盡可能多地嘗試各種各樣的發(fā)展道路,與時俱進地調整自己的努力方向。(的中心論點是發(fā)現(xiàn)自己才能選擇正確的道路,才能實現(xiàn)個人的最大價值)
問題:本段用了什么論證方法,作用是什么?
參考答案:舉例論證法(例證法)。作用是用該事例論證了成功者是在不斷實踐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成功的道路的,因此我們要在實踐中學會嘗試各種發(fā)展道路,并與時俱進的調整自己的努力方向。舉例論證法的作用:事實勝于雄辯,用確鑿、典型的事實來證明觀點,會增強文章的說服力。
(二)引用論證法引用論證法:
簡稱引證法,是引用正確的科學原理,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的精辟見解、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以及人們認定的定理公式來證明論點。
例1、(2006 隨州市有刪改)古人說:“盡信書,不如無書”。讀書的終極目的,是要把“死”書讀活,讓書發(fā)揮作用。“死”“活”之間,相互為用,相互補充。我們強調讀“死” 書,但又不拘泥于讀“死”書。“死”與“活”,都是對人而言的。人要書“死”,書就“死”;人要書“活”,書就“活”。這就叫“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善讀書者,手中都有一把打開書籍奧秘的金鑰匙。書籍是死的,金鑰匙卻是活的。“死”與“活”的關系,大概有如書籍與金鑰匙的關系,我們先要有書籍,然后金鑰匙才能發(fā)揮作用。只有漂亮的金鑰匙,又有什么用處?因此,談讀書,就得先讀書。
題目:語段使用了引用論證法,請你把它找出來,并說明它的作用。
參考答案:古人說:“盡信書,不如無書”,作用是引用古語闡明了“死”,“活”之間,不是絕對孤立的,有相互為用,相互補充的關系。作用:用權威性的話語,使說理更加深刻、透徹、具有說服力,著力體現(xiàn)理論的力量和文章的思想深度。
(三)比喻論證法比喻論證法:
簡稱喻證法,用人們熟知的事物來作比喻證明觀點。
(2006年百色市)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貧嗎?不是。失意嗎?不是。老嗎?死嗎?都不是。我說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著一種未了的責任。人若能知足,雖貧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雖失意不苦;老、死乃是人生難免的事,達觀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獨是凡人生在世間一天,便有應該做的事。該做的事沒有做完,便像是有幾千斤重擔壓在肩頭,再苦是沒有的了。為什么呢?因為受那良心責備不過,要逃躲也沒處逃躲呀!(這篇文章的中心論點是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著一種未了的責任。)
問題:這段文字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來證明中心論點的?其作用是什么?
參考答案:比喻論證法(喻證法)
“該做的事沒有做完,便像是有幾千斤重擔壓在肩頭”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出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著一種未了的責任。比喻論證法的作用:深入淺出,生動形象地證明觀點,使觀點更為清晰,讀者更易理解。
(四)、對比論證法對比論證法:
將一個事物的正反意見或優(yōu)劣情況進行對照分析來證明論點的方法。
例:(2006江蘇省鹽城市有刪改)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李白不摧眉折腰事權貴,顧炎武不做清朝的高官,……古今有志氣、有骨氣的人,都不以高官厚祿為榮,居下有節(jié),自強不息。他們的高尚品質永遠為后世傳誦。相反,那些曾榮耀一時、富貴一生的人,現(xiàn)在卻早已被時間的長河沖刷得無影無蹤了。
問題:這一段除了運用舉例論證法之外,還運用了哪種論證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參考答案:對比論證法,作用是:通過正反對比使論證更加周密,更加深刻。對比論證法的作用:可以使正確與錯誤對比分明,是非曲直更加明確,給人以鮮明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