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要講的習慣用語都是用來描述剛接手完全生疏的任務,因而急需培訓的工作人員。第一個是:greenhorn。大家也許知道horn是動物頭上長的角。像鹿和牛之類的動物都有角,而這些動物在剛出生的時候,它們的角還沒有長成,只是頭上有日后會長成角的基部,帶有不久便會消退的綠色,所以greenhorn是初生動物的標志。
大約在二百五十年前,人們開始用greenhorn來指剛入伍的年輕新兵。他們當然對軍事技能一無所知。若干年后,人們又用greenhorn來描述剛下船來到紐約的新移民,被嘈雜紛亂的大都會弄得暈頭轉向。而如今greenhorn指的是什么樣的人呢? 我們聽個例子吧。
例句-1:This new kid is a real greenhorn so I asked him to go get me a left-handed hammer. It sure was funny: he went around asking everybody for such a tool. It took him two hours to realize there isn't any such thing.
他說:他要那新來的小伙子為他取一把左手用的錘子。他說好笑的是那小伙子到處找人打聽這樣的工具。他整整花了兩小時才弄清根本就沒什么左手用的錘子。
可見這孩子是個毫無經驗的新手,所以才會中了老工人的圈套。這里的greenhorn是指毫無工作經驗的新手。
******
我們再學個有類似意思的習慣用語: tenderfoot。 Tender有軟弱的意思,所以tenderfoot要是直譯就是腳軟的。
這個習慣用法來自1849年加州的淘金熱時代。當時東部城鎮(zhèn)的大批各種行業(yè)的人都紛紛橫跨美國,蜂擁到加州去圓他們的發(fā)財夢。這些城里人壓根兒不了解當年西部荒野的生活。他們更沒想到去加州的路上必須跋山涉水,日復一日地徒步翻越崎嶇的山路,簡直得走斷了腿腳。
當他們終于到達到目的地時多半已經累得走路又瘸又拐的了。本地人看到這些外來客這付雙腳無力的狼狽相,就把他們稱為tenderfoot,逐漸tenderfoot成了初來乍到還不適應環(huán)境的人的代號。
我們聽個例子,這人在說帶鄰居去野外山地的河上釣魚的經歷。
例句-2:A big mistake - all he did was complain about cooking over a campfire and sleeping in a tent with no electricity and no television. This guy turned out to be a real tenderfoot.
他說:我犯了個大錯,他除了抱怨篝火上做飯,睡沒電沒電視的帳篷之外,什么都沒干。這家伙原來真是對野外生活毫無經驗。
這里的tenderfoot是指對某種環(huán)境毫無經驗的生手。
******
再來學個意義相近的習慣用語: wet behind the ears。 Wet behind the ears如果直譯: 耳朵背后是潮的。這個習慣用語流行至今差不多有一個世紀了。它可能來自這樣的說法: 小馬、小牛剛生下來的時候全身濕漉漉的;別的地方很快會干,但是耳朵背后卻還是濕的。所以說某人耳朵背后是潮的,是把這人比作剛生下不久的嬰兒了。
換句話說就是他簡直像新生兒一般幼稚無知。我們來聽個例子。這回是一位電腦軟件專家在對上級說他不能使用他們專為一個重要項目雇傭的那名新員工,因為那人毫無工作經驗。
例句-3:I'm telling you, Ed, this guy is still wet behind the ears - he has no idea of how to even start the job. Why, my nine-year old daughter knows more about computers than he does!
他說:我跟你說,Ed,這個人簡直乳臭未干,他甚至連這工作怎么著手干都不知道。嘿,我九歲女兒對電腦的了解都比他要多。
這里的wet behind the ears,相當于中文里的“乳臭未干的,” 用來形容某人幼稚無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