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rofessor的態(tài)度。一般情況下老師對于提問的態(tài)度會十分詭異,比如突然傻笑,或者輕蔑的說一句不著邊的很短的話,別害怕!這不是恐怖錄音。并且,這些做題的時候基本還會再放一遍。關于教授的態(tài)度一般會出imply題,比如
What does the professor imply/mean whenhe/she says this?
Why does the professor say this?
舉個例子,比如老師在聽完提問后講了一個definition, 那么很有可能他前面是在暗示學生對概念的理解有問題,于是他clarify了一下;或者老師在后面轉(zhuǎn)變了一個話題,那么很有可能前面就是在暗示他要轉(zhuǎn)移重點了。
因此當我們聽到imply的出題點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教授后面的講解,并適當做筆記。
2. professor下面的回答。如果教授說道it’s a fair question之類的話,下面他就要開始展開了,而這就是考點,通常教授的回答會是例子+觀點/觀點+例子。這里可能會出功能題,就是問professor舉這個例子有什么用。
出題點2:professor舉的例子—對應功能題
Professor舉例子的時候一定要把例子記下來,并且要知道他在例子之前說了什么,因為例子論證的一般都是前面的觀點。舉例子的關鍵詞有for example, for instance等,基本就是擺好架子要開說了,聽到這些短語就抄起筆/豎起耳朵趕緊聽吧。
還有在example中也有一些重點詞語要注意,比如then, so, in this way, ok, the next stage, well等等,包括一些邏輯詞,都是關鍵點。這個考點出題的時候一般會問:
Why does the professor use the example of…?
What does the professor want toillustratewhen he/she uses use the example of…?
也就是問這些例子的作用。例子的作用眾所周知,都是證明觀點,所以在聽例子的同時要知道professor的觀點是什么,這道題就迎刃而解了。
出題點3:講座中出現(xiàn)比較—功能題或細節(jié)題
對比題有兩種,一種是顯性比較,一種是隱性比較。顯性比較,顧名思義,就是一聽就能聽出來的比較,舉個例子,professor比較Southern American dolphin和Northern American dolphin的習性,可能會用到On the contrary, Northern American dolphin is more likely to…rather than…這一類的句型,聽到比較級短語要立刻拿筆開始記,把兩物所比較的特點記下來即可。
隱性比較就有點難分辨了。這種比較通常沒有提示詞,就是在說的過程中professor突然提了一下另外一個東西,然后舉了一個很簡短的example。這里比較容易出功能題,例如:
Why does the professor mention…?選項一般來說兩種,一種是對比,一種是類比。反正當你聽著聽著突然聽到了新的東西的時候,就趕緊拿筆記他的example。
出題點4:l講座中出現(xiàn)分類—對應細節(jié)題
Here are 2 features of…
This process can be divided into 3 periods…
One…another…
聽到類似上面的句子的時候要注意了,這里的2、3告訴我們,下面professor要開始分類細講了。這里考細節(jié)題,類型主要是What are the two characteristics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