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俞的英語老師有一次在課堂上發(fā)下來一張卷子,上面密密麻麻有三百句英語句子。老師說這三百句話十分經典有用,只要能背下來英語實力必然會有提高。老俞把這句話聽進去了,于是把三百個句子分成了三十組,每組十句,為了精讀這十個句子,每天把三十句英語翻譯成漢語,再看著這個漢語問自己相對應的英語怎么說并把它們寫下來。接著對照著原來的英語句子,便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問題所在。介詞的錯誤,時態(tài)形式問題,甚至是單復數(shù)的混淆,都出現(xiàn)了,于是便把它們一一修正。在這個過程中,記憶是最深刻的,由于在過程中加入了揣摩和修正,理解也更加準確了。老俞堅持這么做了三十天。兩個月以后,老師又發(fā)了張卷子下來,上面三十個句子的介詞全部變成了空格,班級里面只有一個學生能夠準確無誤地填寫出所有介詞,這個人就是老俞。他的水平由此有了質的飛躍,并由此獲得自信心,英語成績也就一直保持在班級前列。
老俞的這個英語學習方法我們值得借鑒,我們看到了英語精讀的重要性,更為重要的是,這個方法告訴我們如何有效準確地背誦新概念三的課文。我們知道,新概念的課文在旁邊都有相應譯文,我們不妨將老師上課時講解的一些,帶有重要單詞的或者結構句型復雜的句子挑出來,看著譯文來試著自己翻譯。通過自己的譯文和原文標準譯文的對比,揣摩詞匯,理解句型,一定大有收獲。
當我在新概念三的課堂里將了這個學習方法后,欣喜地發(fā)現(xiàn)不少同學開始用這個方法來背誦課文,并且效果明顯。一個高二的女生說,在背第七課《殘鈔鑒別組》時,看到“當你把褲子搶救出來時,那張白紙已經變得比白紙還要白?”這句的翻譯時,她馬上就想到這里的動詞用“rescue” 而不是在沒有上這篇課文時她第一反應想到的 “save”。課上講解的兩個動詞的區(qū)別馬上就回憶出來了,rescue是指事故已經出現(xiàn)或者悲劇已經釀成采取的補救或者救援的行為,而save是悲劇沒有釀成前的救援行為或救的動作。知識點得到了鞏固復習。同學們通過這樣的背誦方法還體會了新概念三冊的經典英語表達習慣,比如多用名詞結構使句子更加正式,以及多用無靈主語被動等等。這些體會只有在一定量的積累的基礎上的宏觀表達,雖然在課堂上作了介紹,但學生們在翻譯背誦的對比過程中一定有更加深刻的體會。
讓我感到欣慰的是,對比翻譯法促進了學生們的思考,調動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一位讀大二的男生,在二十九課《是否可笑》中,背誦一句話,The man drank a little more than was good for him. 他看著譯文給出了這樣的翻譯:The man drank a little more than what was good for him. 他在下課后問我這樣的翻譯正確與否。這句話這樣翻譯完全是正確的,也就是說同樣的意思兩個表達都對,關鍵在與如何看待than這個詞的用法。在第一句也就是原文中,我在課堂上已經做過具體講解了,than是這個定語從句中比較特殊的關系代詞,就和我們熟悉的which, that一樣是一個定語從句中的關系代詞。這個情況中,我們把more看成是先行詞,than是關系代詞,但是保留than的“比較 ”的意思,句子的意思是“這個人喝的稍許多了點”。第二個句子即我們同學給出的句子,than的比較狀語從句的引導詞,既然引導狀語從句,從句的成分應該是完整的,所以從句中缺少主語應該補上what. 因此兩句話都是正確的,意思也完全相同,關鍵就是如何理解了。我認為這個同學的問題問的非常好,在課堂上把這兩個句子作了對比和分析,讓同學們鞏固了than 作為定語從句中的關系代詞和比較狀語從句的引導詞的用法。我們通過比較還注意到,在定語從句中,than除了充當關系代詞,還是從句中的主語。而狀語從句中,than只是連接主句和從句,從句的成分是完整的,從句有自己的主語。這是定語從句和狀語從句的本質區(qū)別。
由此可見,翻譯對比的背誦方法只要持之以恒,能夠挖掘出很多有用的知識,對學生們來說大有裨益。